各廳、司、局,各直屬單位,中國足球協會,中國籃球協會,各改革試點項目協會:
為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就新華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表現值得警惕》作出的“糾正‘四風’不能止步,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永遠在路上的堅韌鍥而不舍地抓好體育行業作風建設,針對體育總局系統存在的“四風”問題特別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方面的問題,現提出《國家體育總局關于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的若干意見》,請結合實際認真執行。同時,各廳、司、局要根據《國家體育總局關于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的若干意見》任務分工表,盡快出臺實施細則或辦法。
總局各廳、司、局,各直屬單位,各全國性單項體育協會以及各級領導干部,都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按照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堅決杜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持從黨員領導干部自身做起,以上率下,層層帶動,防止不正之風反彈回潮,不斷鞏固和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成果,切實轉變體育行業作風。
附件:
1.國家體育總局關于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的若干意見
2.《國家體育總局關于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的若干意見》任務分工表
國家體育總局
2018年1月2日
國家體育總局關于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的若干意見
針對體育總局系統存在的“四風”問題特別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方面的問題,為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各廳、司、局要進一步優化職能,簡政放權,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按照職能劃分將工作重心放在落實黨的體育工作方針、制定體育發展規劃、體育公共政策以及開展面向群眾、面向基層、面向社會涉及體育領域的公共服務、社會管理和市場監管等方面的工作上。
二、各運動項目管理中心、各全國性單項體育協會不得向地方各級體育部門和單項體育協會發號施令,開展工作應以函件的形式進行協商,涉及重大活動、競賽招標、市場開發等工作,應在網上進行公示。全國性單項體育協會應在協會章程規定的范圍內對地方單項體育協會進行業務指導,不得以任何指令性的方式干預其工作。
三、總局相關職能部門,各運動項目管理中心,各全國性單項體育協會要進一步嚴格落實體育賽事審批制度改革相關規定,一律不得違規審批商業性、群眾性體育賽事及活動,一律不得違規審批由地方政府及其體育部門和地方體育協會主辦的體育賽事及活動。
對地方承辦或主辦的體育賽事及活動,一律不得違規收取任何費用,按規定可以收取費用的目錄要在網上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同時,一律不得參與由地方舉辦的體育賽事和群眾性體育活動的商務開發工作。
四、對于全國性體育賽事及活動要實行分級分類管理,向社會公示體育賽事及活動管理目錄,除經批準的重大體育賽事及活動外,各廳、司、局,各運動項目管理中心不得自行舉辦其他各類全國性體育賽事及活動。
五、在承辦、參加國際體育賽事及活動、會議中,總局相關職能部門、各運動項目管理中心、各全國性單項體育協會在與國際體育組織對接時,要統一協調,一致對外,加強管理,確保國內良好的競賽秩序和體育環境,堅決維護國家的核心利益。
六、各廳、司、局,各運動項目管理中心的領導干部未經批準,一律不得參加地方各級各類體育賽事及活動;經批準參加的,一律不得向對方收取任何形式的報酬或報銷應自行承擔的費用。
七、各運動項目管理中心、相關全國性單項體育協會下年度參加國際體育賽事的日程以及任務目標、選拔辦法和選拔結果,應主動在網上公開。
八、嚴格執行干部選拔交流的相關規定和中央巡視整改意見的要求,加大總局機關和事業單位領導干部選拔交流的力度,避免在同一崗位上任職時間過長。
九、各運動項目管理中心管理國家隊、國家集訓隊的項目部負責人,以及國家隊、國家集訓隊領隊等行政管理人員,其選聘選派應征求國家隊、國家集訓隊教練員的意見,并實行目標責任制。任期內沒有完成任務的,應主動提出轉崗或辭職。
十、各國家隊、國家集訓隊要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制定組建方案和教練員、運動員選拔監督管理辦法,經向總局相關職能部門備案后在網上予以公布,選拔結果也應在網上予以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十一、各國家隊、國家集訓隊應面向社會公開選拔運動員,運動員可以專業隊、學校、社會組織、企業、俱樂部或個人名義自由報名參加。參與選拔的運動員在通過無犯罪和不良社會記錄以及政治審查和職業道德審核后,只以運動成績作為是否入選的唯一標準,不得附帶其它任何條件。
十二、打破運動員參加各級各類專業性體育比賽的注冊壁壘,除注冊運動員外,允許達到參賽標準的社會各界人員自由報名參賽,統一編排與分組,統一排名與頒獎。
十三、全國性體育賽事中,兩人及以上的項目可以實行跨單位跨項跨界組合,同等公布所取得的成績和名次。
十四、中國奧委會設立獎勵基金,建立和完善相關獎勵政策:
各級教練員均可向各國家隊、國家集訓隊輸送體育人才。所輸送人才以運動員身份成功入選后,中國奧委會將予以該教練員適當形式的獎勵。運動員獲得奧運會等重大國際比賽名次,輸送教練員將與現任教練員獲得同等獎勵。
中國奧委會對跨項、跨界后取得重大國際比賽名次運動員的教練員進行獎勵時,其跨項、跨界前的教練員應與現任教練員獲得同等獎勵。
中國奧委會對獲得國際重大比賽名次運動員的培養單位進行獎勵時,為運動員培養作出貢獻的戶籍所在地和注冊地省區市及體育組織將獲得同等榮譽和獎勵。
十五、除國際比賽中國際體育組織有特殊規定外,在各級各類全國比賽中,在符合國家相關規定的前提下,鼓勵優先使用符合比賽標準的國產體育器材、設備;各運動項目管理中心、全國性體育單項協會一律不得對體育比賽中使用國產器材、設備設置障礙。
十六、嚴格執行國家有關規定,進一步規范各類體育評比、表彰、達標、命名、認證等活動,對現有以國家、協會名義命名的各類體育“基地”、“示范XX”、“特色XX”的命名過程、投入情況和使用效益進行清理排查。今后,未經批準,體育總局各部門、各單位、各全國性單項體育協會一律不得組織各類體育評比、達標、命名、認證等活動,嚴格杜絕各類授牌、掛牌活動。總局各級領導干部和協會負責人未經批準,一律不得參加由地方、社會和企業組織的授牌、掛牌活動。
十七、各廳、司、局,各運動項目管理中心,各全國性單項體育協會面向社會和基層按規定需辦理和答復的有關工作和事項,應當在規定的時限內及時辦理或答復,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諉、拖延或阻撓,一般性的工作或事項可采取網上辦理,提高辦事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