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體育局、教育廳(委、局)、科技廳(局)、工業和信息化廳(委)、財政廳(局),國土資源廳、住房城鄉建設廳、旅游局(委):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46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健身休閑產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6]77號),我們研究制定了《擊劍運動產業發展規劃》。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落實,推動擊劍運動產業的發展。
體育總局
教育部
科技部
工業和信息化部
財政部
國土資源部
住房城鄉建設部
旅游局
2017年12月12日
擊劍運動產業發展規劃
擊劍運動產業是體育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包括花劍、重劍與佩劍在內的擊劍運動為核心,向大眾提供相關產品與服務,涵蓋擊劍培訓、擊劍競賽表演、擊劍健身休閑與擊劍裝備等一系列經濟活動的集合。發展擊劍運動產業是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重要舉措,也是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健身休閑產業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6]77號)的重要內容,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消費升級、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為進一步普及和推廣擊劍運動,促進健身休閑產業發展,特制定本規劃。本規劃實施時限為2018-2020年。
一、發展基礎與面臨的形勢
近年來,我國擊劍運動產業快速發展。一是產業基礎日益堅實,擊劍俱樂部與賽事規模不斷擴大。截至2017年,全國注冊的各類擊劍俱樂部、培訓中心、學校代表隊達373個,參與擊劍運動的人數超過10萬人。二是產業體系逐步完備,形成了以擊劍培訓為基礎,擊劍運動競賽表演與休閑娛樂、擊劍俱樂部與場館建設、擊劍運動器材裝備制造與銷售等全面發展的產業體系。三是產業水平不斷提升,實現了競技體育與體育產業的協調發展,一方面,擊劍運動競技水平不斷提升,奧運擊劍運動成績顯著,夯實了大眾對擊劍的認知基礎;另一方面,與足球、籃球、馬拉松等大眾項目相比,擊劍運動的受眾群體相對較小,而市場價值相對較高,在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體育消費升級中發揮著積極作用。
但是,我國擊劍運動產業仍然存在規模不大、結構不合理,場地設施和服務供給不足,消費引領和帶動不夠,優秀人才、研發創新能力欠缺,全行業商業開發理念尚待增強等問題,迫切需要加強統籌規劃和規范引領。
目前,我國經濟已進入新常態,國家高度重視發展體育產業,努力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擊劍運動是典型的都市型體育運動,除了終端運動消費市場外,還有科研、教育、裝備交易、展會、高端產品研發生產等形態。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的穩步提升,擊劍運動產業迎來了重要的發展機遇。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實踐,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體育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根本遵循,以滿足擊劍運動消費需求為核心,以實現擊劍運動產業價值最大化為導向,以擊劍運動產業體制機制創新為主線,以夯實擊劍運動產業基礎為重點,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激發社會參與,提供多樣化產品,不斷創新擊劍產業發展模式,擴大擊劍運動消費人口,帶動擊劍運動產業升級,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擊劍運動需求。
(二)基本原則
堅持體制改革、鼓勵創新。推動政府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加強行業規范與監管,通過擊劍運動產業政策引導,激發市場活力。鼓勵制度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以創新拉動投資消費,實現擊劍運動產業各業態的價值最大化。
堅持立足需求、豐富供給。以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個性化的體育消費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積極培育多元市場主體,大力開展擊劍運動培訓,引導研發擊劍健身休閑項目,豐富擊劍競賽表演產品及服務,滿足大眾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的擊劍運動需求。
堅持開放互動、融合發展。結合擊劍運動歷史,整合國內國際擊劍運動資源,積極提升對內對外開放水平,優化擊劍運動產業布局,完善擊劍運動產業體系,搭建擊劍運動產業發展平臺,帶動擊劍運動產業發展。積極吸取其他運動產業的發展經驗,推進擊劍運動產業同互聯網、健康、養老、旅游、文化、教育等相關產業融合發展。
堅持推廣宣傳、突出特色。遵循特色運動產業發展規律,結合擊劍運動項目特點,挖掘擊劍運動悠久歷史與文化內涵,發揮其“鑄劍育人”的品格教育屬性,加大宣傳力度,擴大社會影響,圍繞擊劍獨特的文化底蘊進行優化創新,增強擊劍運動的獨特社會認知,調動社會參與的積極性,不斷激發擊劍運動產業發展的潛力與活力。
(三)發展目標
到2020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門類齊全的擊劍運動產業體系,擊劍運動市場機制不斷完善,產品供給更加豐富,消費需求愈加旺盛,產業總規模持續快速增長,成為推動體育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擊劍運動群眾基礎更加堅實。擊劍運動普及程度大幅提高,青少年擊劍運動產業實現規模化發展,成人擊劍培訓體系初步形成,擊劍運動產業消費產品及服務極大豐富,到2020年,全國參與擊劍運動的人數規模達到20萬。
擊劍運動產業體系逐漸完善。在政府引導、市場主導與社會參與下,形成擊劍競賽表演、擊劍健身休閑、擊劍培訓與教育、擊劍場地設施建設、擊劍裝備及相關產品制造等各業態協調發展的產業體系。到2020年,擊劍運動產業實現規模化、集約化、多層次、高水平發展,產業總規模實現持續快速增長。
擊劍運動市場主體不斷壯大。到2020年,建造一批良性發展的擊劍運動中心,培育一批影響力大、帶動性強的龍頭企業和富有創新活力的中小企業、社會組織,形成700家以上具備高水準的擊劍運動俱樂部;培養一批優秀擊劍運動教練員和運動員,鼓勵提供高品質、多元化、可持續的擊劍運動產品及服務,在擊劍培訓和擊劍運動裝備領域,形成一批知名品牌。
三、主要任務
(一)加快擊劍場所設施建設,夯實擊劍運動產業基礎
創新擊劍場所設施建設模式。利用商業綜合體、寫字樓、社區場館等多種類型場地開展擊劍活動,將擊劍運動引入商業化、時尚化、娛樂化場所,以市場為主導、政府支持與引導開拓擊劍場館建設,重點建設一批融合特色元素的擊劍運動中心、擊劍場所及配套設施。加強擊劍運動場地設施的科學規劃與布局,以PPP等多種融資模式推動擊劍場地設施的開發與建設,將擊劍元素納入特色小鎮和產業園區建設,打造擊劍運動產業示范基地。
(二)大力開展擊劍培訓,推動擊劍運動普及推廣
以青少年市場為擊劍培訓產業發展重點。開發系統化的擊劍培訓產品,引導青少年參與擊劍運動,鼓勵學校在政府部門指導下與擊劍俱樂部及社會組織合作開設擊劍公開課,以培養青少年擊劍技術、提升青少年綜合素質為導向,促進青少年擊劍培訓產品體育屬性與教育屬性的融合。圍繞青少年及其家長,創新擊劍培訓產業的商業模式,深度挖掘擊劍運動的核心消費需求,持續做大做強擊劍培訓產業。
促進成人擊劍培訓市場與休閑娛樂融合發展。圍繞青少年及其家長群體,探索創新培訓產品,重點增加成人擊劍運動的休閑娛樂屬性,推動以“親子擊劍”等為代表的成人擊劍市場的發展,鼓勵成人擊劍俱樂部借鑒其他休閑娛樂領域的元素創新商業模式。積極探索、逐步降低擊劍運動的高技術門檻,根據成年人的身體特點及心理特征,鼓勵研發簡易化、趣味化、時尚化的擊劍培訓項目。
(三)壯大擊劍賽事產業,打造獨特賽事IP
完善擊劍賽事體系。探索建立多層級的協會管理體系和國際賽、全國賽、區域賽、省級賽、市級賽等賽事層級體系。在現有擊劍聯賽基礎上,鼓勵地方政府、擊劍運動協會、俱樂部等開發包括俱樂部積分賽、大學生擊劍聯賽等不同級別、不同類型的擊劍賽事活動,不斷豐富擊劍賽事。
優化擊劍賽事結構,擴大擊劍賽事規模,推動擊劍賽事升級。積極推動擊劍俱樂部聯賽的職業化發展,不斷提升擊劍俱樂部聯賽的影響力。圍繞賽事選手及觀賽用戶的賽事體驗,完善擊劍賽事的運營管理模式,對擊劍賽事的獨特資源進行差異化開發,加強擊劍賽事的商業價值評估,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國家競爭力的賽事IP。
專欄1 探索建立中國擊劍職業聯賽
(四)積極培育擊劍市場主體,提升擊劍產業核心競爭力
鼓勵擊劍市場主體創新發展。引導有實力的擊劍企業向管理標準化、經營規模化、產品多元化方向發展,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鼓勵中小擊劍企業及擊劍俱樂部發揮地區優勢與特色,加強與健身休閑業、教育培訓業、旅游產業、文化產業的融合發展。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擊劍運動產業,支持非營利性擊劍運動組織的發展,鼓勵社會資本設立擊劍運動產業發展投資基金。
擴大擊劍運動產品和服務供給。扶持具有自主品牌的擊劍培訓、擊劍賽事、擊劍運動器材、擊劍用品企業的發展。鼓勵擊劍市場主體創新商業模式,擴大產品供給,即立足大眾的擊劍消費需求,開發符合國內市場需求的中高端產品,針對特定用戶群體開發個性化、創意性的娛樂休閑產品,不斷豐富擊劍產品形態。
專欄2 利用“互聯網+”優化擊劍產業,探索擊劍產業創新發展新模式
提升擊劍裝備制造水平。扶持具有自主品牌的擊劍裝備企業發展。搭建供需對接平臺,支持擊劍裝備制造企業與擊劍俱樂部聯合研發擊劍裝備。扶持具有自主品牌的擊劍運動器材裝備、擊劍用品企業發展鼓勵擊劍器材制造業向服務業延伸,形成全產業鏈優勢。引導企業參與制定擊劍運動行業標準,規范市場發展。
專欄3 完善擊劍裝備制造行業標準
(五)加大擊劍文化宣傳,引導和擴大擊劍消費
深入挖掘和整理擊劍運動文化內涵、項目禮儀、項目榮耀,積極傳播奧林匹克精神與中華體育精神。強調“鑄劍育人”的品格教育屬性,探索研發將擊劍元素納入青少年文化教育的產品,擴大擊劍運動在青少年中的影響力。
積極利用大眾娛樂傳媒與互聯網技術宣傳擊劍文化,推動擊劍產品制作、傳播、消費的數字化、網絡化。宣傳強調擊劍運動的時尚特質,推動擊劍運動與文學、影視、綜藝等傳媒載體的聯結、合作,進一步強化社會各界對擊劍運動的認知,引導和激發公眾的擊劍消費意愿,增強自覺參與擊劍運動的意識,持續拉動擊劍產業市場發展。
專欄4 打造擊劍運動文藝精品
(六)建立擊劍人才良性發展機制,打通人才與產業對接渠道
完善人才認證體系,建立完善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的人才注冊制度;建立裁判員的培訓和認證體系,以及與賽事體系相匹配的裁判員認證榮譽體系;推動建立以賽事積分為主要標準的運動員等級認證體系,實現運動員等級認證統一管理;探索建立以俱樂部正式注冊運動員的大賽競技成績為主要標準的俱樂部等級評定體系,從行業整體層面規范俱樂部發展。
構建完備的擊劍運動教育體系。協調教育部門制定完善與特色運動有關的政策,推動建立學校、企業、社會組織聯合培養擊劍運動人才的體系,加強擊劍運動項目的學科建設和專業人才培養。
完善擊劍人才培養、流動配置、激勵保障機制。制定初級教練員培訓的標準,加快培訓面向大眾的初級教練員人才,建立一支基本素質和能力都有保證的初級教練員隊伍;建立完善逐層遞進的教練員與裁判員人才培養體系,持續輸送各個層級的專業擊劍運動人才;積極開展與國外擊劍組織在人才培養上的合作,拓寬擊劍運動退役運動員的發展空間,建立擊劍退役運動員向擊劍企業、擊劍運動俱樂部、自主創業等的轉崗就業渠道。鼓勵擊劍退役運動員挖掘自身資源價值,投身體育產業創新創業,充分發揮各類運動員創業基金的作用,促進運動員資源與產業對接。
專欄5 建立完善學校擊劍人才培養體系
四、保障措施
(一)深化體制改革
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落實國務院《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總體方案》,持續推進擊劍運動項目協會改革,加快建立自上而下、從全國到地方層層覆蓋的行業協會管理體系,以體制機制改革激發地方行業協會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落實現有政策措施
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健身休閑產業的指導意見》等相關政策的要求,切實將國家支持體育產業發展的現行規劃布局、稅費、價格、土地等政策落到實處。統籌多渠道資金,支持擊劍企業發展壯大。
(三)規范行業管理
加快擊劍行業自律體系建設,建立以擊劍行業協會為主、各俱樂部共同參與、共同決策的行業自律機制,制定擊劍運動行業準入規則、服務規范和質量標準,逐步形成統一規范、競爭有序的擊劍市場。推動建立以俱樂部正式注冊運動員的大賽競技成績為主要標準的俱樂部等級評定體系,引導俱樂部提升教練員水平和俱樂部服務質量。
(四)優化投資環境
優化擊劍運動產業投融資環境,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合作,深化銀企對接,支持有實力的擊劍企業上市。打造公平開放的市場環境,積極引導和拉動社會投資,為擊劍俱樂部與擊劍賽事的發展壯大,提供有效的資金保障。
(五)加強產權保護
鼓勵和支持擊劍運動企業專注品質和品牌、創新發展,嚴肅查處在擊劍裝備用品、培訓產品、賽事產品、娛樂休閑產品中的侵權行為,加快構建誠信制度體系,努力營造尊重和鼓勵擊劍企業創新創業的良好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