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校園足球發展將依托“特色學校+試點縣(區)+改革試驗區”為一體的立體格局,持續推進。教育部2月21日與北京市海淀區簽訂了推進校園足球改革發展備忘錄,北京市海淀區成為全國第一家“校園足球綜合改革試驗區”。這是記者從教育部在京召開的校園足球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
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登峰透露,全國校足辦還將與69個校園足球試點縣、9個改革試驗區簽訂備忘錄,加大政策和經費扶持力度,嘗試建立業余校園足球俱樂部和校園足球協會制度,引領全國校園足球發展。
截至目前,全國校足辦已分兩批次綜合認定并命名13381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69個校園足球試點縣(區),確定了內蒙古自治區、青島市、廈門市、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上海市、成都市、武漢市、深圳市、蘭州市共9個全國校園足球改革試驗區,這些特色學校、試點縣(區)、改革試驗區的設立將有力推動青少年校園足球的普及。王登峰說,2017年,在進一步優化布局的基礎上,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爭取提前完成建設2萬所的任務。到2025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將達到5萬所。同時將完善考核評價與管理辦法并實施督查,完成對13381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的摸底普查工作,建立退出機制。
為保障校園足球的開展,全國校足辦在場地、師資、宣傳等各方面予以了保障。研制并發布《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教學指南(試行)》、《學生足球運動技能等級評定標準(試行)》,編寫了360節校園足球示范課教案,組織青少年訓練專家拍攝了365集足球運動技能教學示范視頻。多部門聯合印發了《全國足球場地設施建設規劃(2016—2020年)》。2017年,全國校足辦將研制、發布《青少年校園足球課余訓練大綱》,研制校園足球“滿天星”精英訓練營建設方案并推進建設,不斷完善競賽體系。與此同時,將在2016年培訓1.6萬余名中小學校長、體育教師、教練員等的基礎上,依托有條件的高校和機構建設6至8個校園足球教練員培訓基地,培訓3000名校園足球教練員,實現為每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培養1至2名校園足球教練員的目標。
國務院足球改革發展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常務副主任、中國足協副主席李毓毅,首屆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金志揚等分別結合各自工作實際介紹了相關工作情況。
摘自——《中國體育報》